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un联众时时彩票平台 > 新闻动态 > 肝内有癌,皮肤先知?身上出现这5种异常,可能是肝癌征兆!

肝内有癌,皮肤先知?身上出现这5种异常,可能是肝癌征兆!
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4:39    点击次数:124

今天(3月18日)是第25个“全国爱肝日”,这是一个提醒我们关注肝脏健康的重要日子。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,承担着主要的代谢功能,还兼任凝血、免疫、解毒、调节等功能。但它也是一个“沉默的器官”,导致很多人在确诊肝癌时已是中晚期,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。

但其实,肝脏在发生癌变时,身体会发出一些微妙的信号,尤其是皮肤上的变化。当你发现皮肤出现这5个症状时,虽然并不一定是肝癌所特有的,但是一定要重视起来!

01

皮肤出现这5个症状,要警惕肝癌的发生

1. 肝病面容

肝病面容是肝癌患者较为常见的外在表现之一。当肝脏功能受损时,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会升高,同时垂体分泌的促黑色素细胞也会增多,导致面部肤色变得暗沉或呈现黝黑色,失去光泽和弹性,皮肤变得干燥和粗糙。如果你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了这样的面容变化,一定要引起重视,及时就医进行肝脏相关的检查。

展开剩余80%

2. 黄疸

黄疸是肝癌的典型症状之一,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发黄,尤其是在肝癌晚期更为明显。当肝功能出现异常时,胆红素的正常代谢会受阻,导致体内胆红素浓度上升,从而使皮肤、眼白以及黏膜出现黄染现象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黄疸并非仅与肝病相关,它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,例如溶血性疾病、胆管阻塞、胰腺癌以及胆管结石等。如果出现黄疸,应尽早就医进行检查。

3. 皮肤瘙痒

肝癌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,尤其是手掌和脚底。当肝脏受损时,可能会导致胆汁积聚,进而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流动,导致胆汁酸盐无法正常排泄。这种情况下,胆汁酸盐有可能进入血液循环,刺激神经末梢,引发皮肤瘙痒。

4. 蜘蛛痣

蜘蛛痣是又称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症,是临床常见蜘蛛痣又称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症,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病,多出现在面部、胸背部、颈部和躯干等位置。蜘蛛痣的形成与肝功能减退有关,当皮肤出现大量蜘蛛痣,且长时间都不消退时,或皮肤上原有的蜘蛛痣明显增大时则应警惕肝癌的可能性。

5.皮肤瘀斑

肝癌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瘀斑,表现为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淤青。这可能是由于肝功能受损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,导致凝血功能异常,从而引起皮肤瘀斑。尤其是在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出现持续或频繁的出血现象,要引起重视,及时咨询专业医生。

02

这6类肝癌高危人群,尤其要注意

1. 病毒性肝炎患者

病毒性肝炎是我国肝癌的主要病因之一,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(HBV)和丙型肝炎病毒(HCV)感染。在我国,约85%的肝癌患者携带HBV感染标志。此外,丙型肝炎患者也存在较高的肝癌风险,尤其是在病毒持续感染和肝功能受损的情况下。

2. 长期酗酒者

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,进而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。研究表明,每天摄入酒精超过80克、持续超过10年,肝癌风险会显著增加。

3.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(MAFLD)患者

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(MAFLD,曾用名: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,俗称“脂肪肝”),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肝脏疾病,与肥胖、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,近年来已成为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。这类患者通常伴有肝脏脂肪沉积,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。

4. 肝硬化患者

无论是由病毒性肝炎、酒精或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肝硬化,都是肝癌的高危因素。肝硬化患者肝脏结构和功能受损,细胞增殖活跃,容易发生癌变。

5. 长期食用霉变的食物

霉变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为为1类致癌物,其在人体内的谢产物之一黄曲霉毒素B1,能通过影响ras、P53等基因的表达而引起肝癌的发生。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食品,如花生、玉米。这些食物一旦发霉需即刻丢弃,切勿食用。

6. 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

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群,其患肝癌的风险显著增加。遗传因素可能使这些人群更容易受到肝癌的侵袭,尤其是年龄超过40岁的男性。

03

如何科学护肝,预防肝癌?

1. 健康饮食

避免食用霉变食物,减少高脂肪、高糖食物的摄入,多吃新鲜蔬菜水果。尽量选择蒸、煮、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。

2. 戒烟限酒

烟草和酒精都是肝脏的“敌人”,戒烟限酒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措施。如果必须饮酒,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,女性不超过15克。

3. 规律作息

熬夜会扰乱人体生物钟,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解毒功能。避免熬夜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让肝脏得到充分的休息。

4. 适度运动

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,减少肝脏脂肪堆积,提高肝脏的代谢功能。

5. 接种疫苗

乙肝病毒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。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,从而间接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。

6. 定期体检

肝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,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,因此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肝癌的关键。特别是对于肝癌高危人群,建议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超声显像及血清AFP检测。

肝脏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,早防早筛是守护肝脏的关键。在国际爱肝日来临之际,让我们一起爱护我们的“小心肝”,从日常做起,科学护肝,远离肝病威胁。

参考资料:

[1]王若帆,孙立众,张立鑫,等.肝细胞癌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[J].山东医药,2018,58(17):107-112.

[2]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.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(2024年版)[J].协和医学杂志,2024,15(03):532-559.

来源:梅斯医学

发布于:吉林省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